Thursday, June 30, 2005

紅豆


有一次大家談到最喜歡那些歌手的那一首歌。說到王菲時,有位朋友說最喜歡的是「紅豆」。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沒有把「我也是」說出口。只是在之後的幾天,不停地重覆的聽。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還沒有把風景都看透的,是你是他還是我?

Wednesday, June 29, 2005

中上環歷險記

(翻看時發現原來很多錯別字!真失禮。急加修正)
其實中上環有很多橫街小巷,比什麼購節更有香港特色。

這天有日本大老板來訪,晚上要吃「陪客」飯。收工之後飯局之前,老板們在開會,我這些小卒子又不想呆在辦公室只是blog blog blog,便拿著手機,錢包和書,本來要在樓下的小廣場憇息一下看看書。不如往各小巷走走看看,結果有點像遊人般滿有趣味。公司附近就是海味街,但從來只會在午飯時逛逛附近的街。隨處再走,才發現海味街的範例比我想像的大。看見堆積如小山丘(至少對rururu而言)的燕窩,也看見了巨型的飽魚。單是看,便覺為什麼這些海味那麼攪笑:小小一片細胞組織,卻是價值千萬耶!然後回到現實:好想吃燕窩。

然後來到了這一間喜歡烹飪的朋友必會喜歡的小店;買的都是各種「沙煲冷撐」(但其實沒有沙煲)。是鋼做的罷,因為清一色的銀色。有任何型狀的蛋糕模;星星,五稄角,(我最怕的)甜蜜小心心,而且什麼大小都有。我最欣賞的是那軟竹做的洗「穫」擦。自從某次明報週刋介紹說西人都讚好之後便一直想買一把。只是帶著一個洗「穫」擦和老板吃飯,畫面有點攪笑罷。

這張照片就是以清湯牛腩聞名香江,位於禧利街的生記!常有幫襯。喜歡他們的蘿蔔,正!至於牛腩,的確是不錯的。但我總是更喜歡他們旁邊的姐妹店:生記粥品。他們的生滾粥真是好味到不得了。魚骨粥是最有名的,吃過的同事都讚好。有時候還會有蟹粥。最常吃的是他們的雞粥,到底怎樣可以保持那雞片那麼的滑嫩?

手機的照片拍得不是太好。這幢大廈看上去本來挺有趣的。舊的不得了,但頂樓外還有一盤盤的小盤裁。後來看到另一幢才三層的唐樓,外牆是全幢的粉紅色,Melody的那種實粉紅!附近還有陳意齋,他們的燕窩糕其實麻麻,味道怪怪的。但他們的杏仁露,讚!一間全店只賣蛋的小店,偷偷還在賣象牙筷子的特色小店,一間只買羊毛被的店(夏天怎麼維生呢?).....這些就在近在咫尺的公司附近,就只欠我們自己沒有去發掘。

*範圍就是永樂街附近。隨意逛,沒有記著街名.......

一直看到的那遙遠的遙遠的遠遠的未來,只不過是夢嗎


每一次回頭一看, 你總是在為我笑著
像風一樣的悄靜
是那樣的耀眼, 把眼睛合上還是會映在眼廉
然後慢慢的化成淚水.

相信的一直就只有你
傷害到的一直亦只有你
我們一直看到的那遙遠的遙遠的遠遠的未來,只不過是夢罷

停步下來, 為什麼你在那裡低頭不語?
像雨一樣的悄靜?
不會改變啊! 就從那天跟你相遇開始
即使慢慢的化成淚水.

守望的一直就只有你
擁有的一直亦只有你
我們一直看到的那遙遠的遙遠的遠遠的未來,只不過是夢罷

*from 「あすなろ白書」(愛情白皮書)
無聊譯歌詞而已

夏眠

讀了熊一豆這一篇夏讀,即時就想寫一篇夏眠。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寫完。

去年北京之旅

本來是想清清電腦中多餘的檔案,才發現原來自己在去年從北京回來後寫了點東西.剪剪貼貼又可以當一篇文章了(哈,那我的迷你rururu又可以再長大一點了).

從真正懂得旅行開始, 我便一直想要踏一踏北京這片黃土地. 為了要親自感受自己的民族的偉大, 也為了要領略自己的國家的卑微. 反正, 大部份中國人, 不論是有四川人, 西安人, 香港人都總會想要看一看國家的首都就是了. 我也不外乎是普通人一個, 沒有抱著什麼一鳴驚人的抱負而要誓往京都.  
BJ 4

老李也不是一個對於旅行沒興趣的孤寒人. 只是他對中國等地方沒有興趣, 在他的字典中, 旅行的定義跟我的有些出入就是了. 他也不是一定要住高檔飯店, 只是背著大背囊, 拿著地圖, 留宿青年旅館, 使用公共浴室, 則從不是老李的所謂那杯茶. 他會喜歡去美麗的城市如曼谷,東京,馬爾代夫,但不會對落後地方,如我最感興趣的中國內地,尼泊爾,印度等文化之旅有什麼興趣。好幾年我都想說服他陪我到那尚未過份人工化,景物擬人化(最可怕的是那次攀黃山, 所有的景色都要給它取個俗不可耐的四字名字, 把遊人想要發揮一下想像力的機會都沒收)的九寨溝. 老李說沒興趣時, 我還以為他只是怕了大陸那獨有而又無所不在的厠所味道. 直至有一天電視播放九寨溝的旅遊特輯, 我瞎興奮的指著畫面跟老李說: 你看那人間仙境, 難道你真的不覺得漂亮, 想要去看一下嗎?
「漂亮啊, 我也覺得很漂亮啊! 但像現在這樣, 從電視看還不是一樣?! 又哪需要長途跋涉來自找辛苦?! 說不定你到了那裡, 也沒有現在看到的漂亮。」
「…………………」

朋友都說我不應投訴, 因為老李就是不陪我, 但也不會不高興我自己去玩.
BJ 6
*原來此文之本意不在記遊,而在投訴老李!

Tuesday, June 28, 2005

6月28日黃昏的窗前



*即使拍到的只不過是同一片天空,但至少還有不同的雲彩。

霍景良?

老李有個中學同學外表較為成熟, 老是給他們一班老同學取笑.
上星期見面時, 他們還稱他為霍景良. 話時話, 又幾似. 再有口痕友說, 應改名為霍景于.
雖則有點低級,但又實在幾好笑.
我想, 大家都明白哦呵?!

mini rururu growing up

發覺ミニるるる的髮型變了,還彈了一兩句日文,大得好快啊。但我開始懷疑,ミニるるる是否只會說日文。
あらら。(哎吔吔.....)

Monday, June 27, 2005

rururu答謝fan屎

rururu表示,想不到原來自己那麼受歡迎(我們當然有告訴他,才一隻手數得晒的fan屎不算多,但我們忘記了他只有兩只手指,所以他還是認為自己很受歡迎)。所以藉此送上更多照片,希望大家笑納。
IMG_6205
IMG_6137
IMG_6140

香港的夏天

昨日的新聞和今日的報紙頭條,均以香港室內地方的空調溫度過低為題。香港人的後知後覺從而又可見一斑。

為什麼我這樣說?早在我還是年青有為,一度以為前途無可限量的大學生的時候,認識的一些日本交換生已經跟我們這樣反映。曾有一位交換生在他的廣東話課堂上以廣東話發表了一份簡短的演講作為功課,題目就是「香港的夏天」。大概就是說,香港的夏天是出乎意料的寒冷,因為各商場,巴士,反正就是說得出的室內地方都盡開大冷氣。(為免有看官挖頭,我知道是因為這位日本朋友在課堂之前希望我們幫他check一check文法等有否錯誤;而非因我是班上的其中一位學習廣東話的同學)這件事情距今已差不多十年了。人說十年人事幾番新,我們香港的寒夏卻是十年冰種常翻新。外國旅遊書籍介紹香港時指香港的夏天是寒夏,是今天的事嗎?我們香港一眾女仕總在夏天時要放一件外套在包包是今年的事嗎?

再在更早的十多年前,三姨一家人,德國人的姨丈在夏天回香港過暑假。那次他們好想回味一下打邊爐的美味的氣氛。夏天打邊爐,在當時還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概念。後來有人提議可以開點冷氣。「大熱天開冷氣打邊爐咁折堕?!唔係呀化?」是之後大家的反應。廿一世紀社會進步的今天,大家還會覺得是折堕嗎?「譚魚頭還是小肥羊?」可能是唯一的反應。

只懂在看完「明日之後」大說害怕地球真的會發生像電影中的情節,卻仍然在夏天,或括春天及秋天,熱也好,不熱也好,總要開大冷氣(話始終咁瞓舒服D喎),或繼續把所有電郵都要打印一份出來看的,大有人在。

Sunday, June 26, 2005

青春

早兩日看到其他的網誌中有人談到青春(不記得那哪個了)。近日又再重看我最喜愛的漫畫之一的《愛情白皮書》。
其中一節,成美在取手面前哭,哭著說:很痛苦,一直都很痛苦,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自己喜歡的是誰,追求的又是什麼.....腦𥚃頭一團糟的,到底自己想要往哪𥚃,想要做什麼,自己到底是誰.......
取手說:讓我來告訴你,這就是青春。
成美很是驚訝:這不是你常常用來取笑的說話嗎?
取手回答:是很白痴,很老土,很悶的說話。但它就是正確答案,沒有辦法。

如果還會有成美的迷惘,是否青春還是我所享有的,還是只代表我還是那麼不成熟?

Saturday, June 25, 2005

rururu外出記


自從媽咪買了新相機之後,我和細路,即中ruru, 兩個人便經常為媽咪做模特兒。昨晚我們偷聽到媽咪跟爸爸說,如果星期六不下雨,就帶我們兄弟倆去影相!我和中ruru之後都很興奮,祈禱希望今日不要下雨,而且偷偷兩分用了一片媽咪的面膜。今早看見天晴,真是太好了!本來我們還担心媽咪會臨時改變主意(大家知道,媽咪很多時候都是三分鐘熱度),但爸爸真的帶著相機,媽咪又真的拿出一個大袋,把我們袋進去了!

(大家必誤會我誤放了同一張相片兩次;第一張是我,旁邊這張是中ruru)可能有一段日字沒有外出了,座車時我和中ruru都只掛著往窗外看。後來知道原來第一站是要跟嫲嫲爺爺姑姐們飲茶。我嫲嫲也很喜歡我們的,那次跟嫲嫲去澳洲我還跟她一同睡覺呢。當我和姑姐玩的時候,發現中ruru想偷食蝦餃!正在媽咪要拍下他的罪証時,相機「唭咔」一聲,中ruru可能嚇著了,竟一頭裁進了那籠蝦餃。

本來我們要去九龍公園,但我想又是因為媽咪懶走路,目的地變成了飲茶附近的尖東海旁。媽咪說,自從海旁變了星光大道之後,整條海旁都變得俗不可耐。我問媽咪什麼是俗不可耐,她叫我想像一條本來很美好的香蕉竟然在我面前騷首弄姿,害我變得不想把她吞進肚的就是了。我再問什麼是騷首弄姿,媽咪就開始有點說不上。也沒有關係啦,反正我們今天拍照之旅就開始了。IMG_6119
**拍完這幅合照後,媽咪說我們很像表叔......
IMG_6121**我們都認為中ruru這一個甫士有點白痴,嘻嘻。下來的,是媽咪為我們拍下的一些傑作了。
IMG_6122
IMG_6129
IMG_6147
IMG_6153
IMG_6156
臨走前,媽咪建議中ruru和他的偶像劉華拍個照。其實喜歡劉華的明明是媽咪自己。不過,中ruru也表示希望自己將來要像劉華:
IMG_6158

沒拍了多久,太陽實在太刺眼,媽咪和爸爸認為應該進室內地方躲一躲。回到媽咪的大袋後,我們便來了個午睡。睡醒便發覺是晚飯時間了!我們一家人今天終於吃得到傳聞中尖沙咀最美味的咖啡豬扒飯!那是在新港中心地下美食廣場的Oriental Curry。爸爸說有好些雜誌和朋友都強力推介,所以我們在等待的時候都很興奮。可是吃完了,媽咪好像有點失望,她說不是不美味,只是有點名過於實。她還跟我們說,她吃過最美味的日式咖哩豬扒飯,始終是在日本新宿高島屋樓上的那一間。她說的時候眼神和表情都有點像上面我看著海的樣子。幸好,我並不特別喜歡豬扒飯。如果是香蕉船的話,我可能會很不是味兒。

在回程時,看著夜晚的彌敦道,覺得好漂亮啊。心想不知下一次可以再出來玩會是什麼時候了。IMG_6207
IMG_6161
IMG_6188

*此篇由真身rururu代筆

車車車


快罷!已經看了《頭文字D》。本來是因為老李要看,可能沒有作任何的預期,意外地覺得挺不錯。
我沒有看過原著。除了知道是一本關賽車的漫畫外,甚麼都不知道(連為什麼常常看見別人在車身貼著「藤原とうふ店」,也是現在才知道)。可能正因為這樣,我不會像漫畫FAN屎般感到電影與原著不乎,角色缺乏原來神緒等可能的不滿。

賽車場面拍得很讓人驚喜,很有趣,看得我也很緊張。不過,對於片中大部份的笑料,我都覺得有點幼稚。在場有些人仍會因為看見黃秋生挖小鳥而大笑;可能是我老土或見過太多此類無聊笑料,感受不到有人小鳥痕癢然後在自己家𥚃挖一挖有什麼特別和好笑。特別是杜文澤那種超齡白痴的所謂演技和攪笑技巧,很悶而且很無聊。真的覺得好笑的是拓海罵阿木「粉腸」那一句;因為比較真實罷。而且要我投入相信杜文澤是一位去年被學校開除的失學青年,還要是鍾鎮濤的兒子,實在有點牽強。周杰倫是高校生也實在太超齡,就是一種「唔係呀化」咁囉。

片中陳小春飾演的角色正正就是我在MTO𥚃說到的那些以為自己很有型酷到爆但其實老土到震的人物。看見他很型的說:我不會輸給同一個人,TWICE!的時候,我忍不住笑出來了。還有那一身懶係型到震的釘皮外套,眼神,一切活脫就是我討厭的那種。周杰倫的演技,唔,真的尚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間(客氣點,客氣點,我知道他有很多FAN屎)。同時,每拍大頭,我就每一次地覺得,周杰倫真的不是帥哥。個人反而最喜歡陳冠希和余文樂的演出。起碼不會有超齡和不夠帥哥的問題。越來越覺陳冠希靚仔之餘,在這一次的演出很順眼。或者我們都應該看多一點藝人在電影或音樂方面的表現,而不是私底下的生活態度。如果我還是少女的話,我的偶像非他莫屬。

題外話:這一次的觀眾質素是我近年看電影最差的。說話的多不勝數,响電話的不下五位,高談闊論的有兩三位。散場了,很多很年青的所謂「死𡃁仔𡃁妹」,等多一秒也不行,在出口處抽煙,大讚那個那個畫面「勁型」,「勁掂」,周杰倫「勁靚仔」等各種用了我聽不明白的潮流用語的對白。
另外完場時見有多位單身男子仍舊坐著直到字幕上完。他們大概都是原著的FANS罷。,

天晴

這天下了好多的雨。公司就在永樂街,都水浸了。放工回家時水又退了。
跟大學時師兄和師嫂,四人往深井享用完美味的燒鵝和食極不厭的楊技甘露,再和老李看過《頭文字D》後回到家𥚃,看到天晴!雖然沒有晴朗得看得見星星(其實即使晴朗,也因為光害,從我家窗戶是看不到星星的),但最少看得見對面遠遠的IFC了。
拍時有點手震,放到電腦時才發覺.....
IMG_6092
時已過十二時,IFC的燈光己沒有了。而且這𥚃始終只是青衣,不是尖沙咀。
IMG_6096
自從有了星光大道之後,我喜歡青衣的海旁大道多於尖東海旁很多倍。
IMG_6098

本身對IFC其實沒甚好感。沒有美感只得一個高字;而且格格不入。個人最喜歡的還是中銀。除了欣賞它的型,大概還因為那曾經的故事吧。

Friday, June 24, 2005

mini-rururuの登場!

貪得意,我也來個blog寵物。
起名的時候想了很久,還是不另外起名了
就叫mini-rururu!
多多指教喲!

Are w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一連好幾天的大雨了。有多少人除了担心週末去不了海灘外,會真的關心這個地球?早上閱報,歐洲各地不尋常的炎熱,地球的這一邊則雨下不停。這個不甚忙碌的下午,又找來了雙城記的頭一段讀了一遍: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其實我還沒有看完整本雙城記,也還未懂得這段開場白的意義。只是,今天就是想到這一段,也許很適合用來形容今天的文字。

Thursday, June 23, 2005

母嬰健康院之旅

*如對婦科問題感到反感或尷尬的朋友,請自行決定是否要往下讀(但其實也沒有說到什麼)。

一年一度的驗身,我一向有做。以往怕煩,加上懶找資料,都是往相熟的私家診師進行這個令我覺得做女人真煩的原因之一的婦科檢查。後來跟大家姐談起這個話題,方知道原來政府有一個子宫頸普查計劃。如只須檢查子宫頸細胞以防子宫頸癌的話,費用只須100個大洋。加上預約程序超簡單,這一次就享用一下納稅人的權利。

預約的母嬰健康院,從家只須5分鐘的車程。等待過程比想像中快;已不再是小時候陪外婆往健康院,要一早霸位取籌再等等等一大個早上的那個年代了。到達,登記,到被叫號碼,大概不用半小時(有時候私家醫生要你等得還要久)。

等的過程,體會到的有點微妙;一直以為自己只是到一個類似家計會,像診所的地方。直到坐著在等的時候,才發現這裡是真正的「母嬰健康院」,是那些BB由出世開始,注射各種疫苖,進行各種健康檢查的地方。放眼望望那不大也不小的等候間,除了我一個是單身女性之外,幾乎每一個都是BB+媽媽或BB+媽媽+爸爸/外婆/祖母的組合。有的BB在哭(怕痛吧),有的BB在睡(真羨慕),有的BB在東望西望(像我也在東望西望),有的BB走來要摸摸我那還在滴水的雨傘(他們的媽媽就會喊:咪攪姐姐啦!)。見到自己的過去,還有可能的未來的一個地方。

我會有像那些媽媽的一天嗎?是否有一天我也會像她們一樣,帶著自己那未出世已註定乳名叫rururu的孩子來這裡,也做著各種各樣的檢查和防疫注射?看著這群媽媽,都是一副幸福的模樣(大概今早的BB都剛剛沒有攞命狂喊死不罷休的天生野蠻王),到底我想不想有這樣的一天? 再看看她們手中的BB,一再配服她們決定做媽媽的勇氣。我總想,做媽媽固然是一個很大的責任,對BB的責任。那對自己的責任呢?是否從此就讓那塊曉動曉想曉笑曉哭讓我歡喜讓我愁的小肉團來主宰我今後的人生?再看看她們那些白白胖胖,見著又實在覺得可愛的小人兒,我又在担憂他們將來要承受的各種災難:世界已經在面臨能源短缺,氣侯極端化等自然災害,還有道德淪亡,顛倒是非,教育政策不知所謂的香港社會。如果現在帶一個小生命來臨,是否會要他承受世界滅亡的一天?

想得太多可能真的是我一個病症。回到檢查,過程也相當快。過程我不多說了;知道的朋友就知道,不知道又想知多一點的,如果是女孩子,另外留言好了(假如有想知多一點的話)。但要注意,100大洋的只包括細胞檢查,並不包括其他任何婦科檢查的項目。但個人認為,無病無痛只求安心,這個值100大洋的服務算是不錯的。

走的時候,發現眼前見到的都是退休人土,在屋村範圍來個早茶,買點菜,優哉遊哉的過著閒日子。想辭工休息個一頭半載的念頭又像厲鬼般又來苦苦相纏。

Tuesday, June 21, 2005

我討厭....

原來我討厭的東西是如此數之不盡。

我還討厭堂上討論卻不發一言的人
也討厭在卡拉OK不唱歌的人
也討厭著得懶係型但其實不知幾老土的人
討厭那些討厭我的人
有時候也討厭只懂說討厭什麼什麼但說不出喜歡什麼的人

韓式居酒屋

因為媽咪的腰弄傷了,一家人約往沙田吃過小飯,順道見見媽咪,玩玩小姪女。聽說沙田新城市開了一間新的韓式居酒屋叫南山亭,便決定試試。

裝修和菜牌都很「和民」的感覺,可是那價錢則不可相提並論了。不是更為便宜,而是更為昂貴。如一般的雜飲,和民的大概是廿多塊,但這𥚃要卅多塊。菜式的選擇亦很少;可能其實跟和民差不多,但至少和民會有一些季節特選。我們隨意點了一些「人氣」菜式(連自己的推介也稱為人氣之選,如果不是有人蔘鷄,真以為是另一間日本居酒屋),包括一些手卷(我們也攪不清韓國菜是否也有手卷.....)。先來的不是沙津,而是兩個熱煱!其中一樣會讓我衡量一間食館的質素就是在客人點了冷盤時他們會否反而先來熱盤。更令我們「詫異」的是它們的份量。我想那個辛辣荳腐煲,只是比一間午市茶餐廳贈送的例湯多一點吧。再來那個麻醬海浙蝦沙律,哈,我們一共7個人,每人分到約八條左右,約兩寸半長的青瓜絲罷,然後是兩隻蝦七個人爭。

我們人是比較多,但總不至於那麼少份量;而且他的價錢可不是便宜的。容我再一次以和民作比較:價錢比和民貴,份量比和民少。更重要是,菜式無甚特別,也不特別美味。我們一共點了7道菜,沒有一個人覺得足夠。本來「食七」那麼“驟忌”,都想再加點什麼;但實在唔好食夾唔抵食,大家認為往大圍一人再來一碗鷄粥可能還要滿足。我們都決定不會再來第二次。

吃不飽嘛,便嚷著再吃個糖水。偏偏沙田又沒有什麼正斗的,便隨便去了地下的健康工房。一切本來沒有甚麼不妥,除了在他倒給我們的七杯水有四杯的杯子都是有唇膏印。

真是令人失望的一個晚上(那是因為我們一家都人都愛吃,愛試新食館)。幸好小姪女越來越好玩,大家逗她玩時就忘記其他的缺憾了。加上媽咪似乎已經轉好,還已經相約朋友往旅遊。一家人吃飯,最重要的始終只是一家人。

*這個晚上沒有帶相機,菜式也沒有想讓我要用手機拍下照片。故大家只能憑我片面之詞來決定是否要試一下那間韓式居酒屋了。

Monday, June 20, 2005

焗蕃茄加停電夜

昨晚於一間美國餐館嘗到原個焗蕃茄,很是原汁原味!就那麼簡單,把蕃茄放入焗爐就可以。決定今個晚上也來東施效顰,試一下自己做。
IMG_6084
可能只是照片拍得不是太好,真物的賣相可是相當不俗!沒有原個放入,我先把蕃茄打橫切開一半(從橫切的話,可防止蕃茄的汁漏出來,這也算是李林氏的烹飪心得之一),在蕃茄的橫切面散下一點black papper,鹽,香草,芝士粉。用大概240度焗了大約廿分鐘。皮是軟的肉汁是甜的。一啖咬下去那些蕃茄汁跟肉一起在口內溶掉似的,自覺美鮮味非常!哈哈,典型的賣花讚花香~

IMG_6080正在網上遊的時候,突然傳來'"噗"一聲,然後就除了照明外,家中所有電器突然一同熄掉。原來厨房的熱水爐壞了,總制自動跳制。在管理員上來之前,享受了約半小時,沒有任何聲響,沒有電腦,沒有音樂的夜晚。於是收拾收拾一直懶得理的枱頭,不看電腦,邊吃西瓜邊看書。沒有電,沒有電腦的夜晚,倒頗不錯。

可惜電力一回覆,就自然想上來把這件小事記下來了。
IMG_6077
*這照片中是上星期一個不停下雨的晚上,為雨點而有點愁緒浪漫的rururu。

DOGVILLE

這個週末過了一個煲碟週末:AV,人間狗鎮及Bad Education(忘了中文譯名)。此三齣電影上畫時已想去看,但就是欠了「的起心肝」的衡動。有時候就是因為的唔起心肝,錯過了好些好的東西。
Image(152)
*在網上找到這個POSTER,覺得比起睡在蘋菓旁的雖然可能少了點美感,但GRACE的表情還有其他各人的面孔,更能提醒我電影中的每一個人;而電影中的每一個人才是故事的重點。
無可否認,DOGVILLE是一齣很特別,很警世的電影。喻意濃厚,人物刻劃精細,畫面震撼(如GRACE被強姦一幕,大家似是因為房屋的間隔,又似是因為良心的漠不關心而沒有看見),具有創意,與一般電影不同而又不是舞台劇(指其佈景)。但作為觀眾,我真的看得很辛苦,很悶!全片差不多三小時,未到中間我已忍不住在按FF制。我說不出是否有哪幾幕可以刪減或縮短,但故事本身特別而精采但叫人看得就是一種大失敗。

鎮上居民大概都會讓我們感到嘔心。在我而言GRACE卻更讓我嘔心。她認為她擁有了最崇高的性格,所以她要原諒鎮上的居民的每一個惡行。她爸說得再對得不可,沒有更自大的自大。她才是最虛偽的。當然,她的白痴也讓我頂不了。

據說這齣電影其實是要諷刺美國。這個我則有點不關心;一個我討厭的人,我也會「自大」的對於別人對他的說話也沒有興趣,除了會暗中高興之外。但或者每個人都應該反省一下這齣電影要諷刺的。

題外話:在另一套電影《The Million Dollar Hotel》中扮演智力有問題的TOMTOM的Jeremy Davies, 怎麼在這個故事中也是扮演智力有問題的角色?其實覺得他有點像我的外公....

相片來源:http://www.moviesquare.ch/movies/2003/Dogville

蓮耦錄荳煲豬骨

一如一眾烹調節目,由於時間關係,一般都是在晚上晚飯後煲湯。先煲一半,約個半鐘;次日放工回家後再煲一個小時左右,就剛好在開飯時湯亦隨之煲好。

昨晚睡至半夜,約二時左右,才猛然醒起:「我煲湯未熄火!!」不用多說,煲了近四小時的湯怎會不是災難:本來的蓮耦錄荳豬骨湯,變成了在錄荳淺水灣擱淺的蓮耦號和豬骨號,旁是飾演海草的蜜”早”。

沒有完全乾水到變成祝融之禍,我是否已應該劏雞還神?

Sunday, June 19, 2005

孩子可能有九個月大了,我的肚子很大很大。有個壞人來勒索我老公不遂後要把我活埋。看見自己面朝天的,那壞人還逼我把雙腳打開。然後他開始一下一下的把泥土蓋到我身上,偏就留我的頭,要我痛苦地承受那一刻精神上及肉體上的折磨。肚子一直痛,我越叫他便越起勁把泥撥到我肚子的位置。直到只剩下我的頭,他開始大笑。然後我老公終於幹來了。發覺夢中的老公不是老李;就醒了。

Saturday, June 18, 2005

The White Birds

I would that we were, my beloved, white birds on the foam of the sea!
We tire of the flame of the meteor, before it can fade and flee;
And the flame of the blue star of twilight, hung low on the rim of the sky,
Has awaked in our hearts, my belover, a sadness that may not die.

A weariness comes from those dreamers, dew-dabbled, the lily and rose,
Ah, dream not of them, my beloved, the flame of the meteor that goes,
Or the flame of the blue star that lingers hung low in the fall of the dew:
For I would we were changed to white birds on the wandering foam:I and you!

I am haunted by numberless islands, and many a Danaan shore,
Where Time would surely forget us, and Sorrow come near us no more;
Soon far from the rose and the lily and fret of the flames would we be,
Were we only white birds, my beloved, buoyed out on the foam of the sea!

~by W.B.Yeats

*picture from: http://www.smaragdos.com/lordscall/biblestudy-worship.htm

Friday, June 17, 2005

BAD mood until the ice-cream

Image(152)星期五喎,心情居然不太好。
穿著新牛記,心情都不變好的話,那就是己穿洞的洩氣氣球;再吹也只會越「巢」皮(想不起「巢」字點寫,好心人請指教)。不如意事常八九,能對人言無二三;這個晚上也只想做隻鴕鳥。

Image(149)跟胸懷大志的朋友P談談電影,談談政治(哈,居然閒話家常是談李永達)。這個朋友P,是我的朋友中的其中一個異類,一個不知因何就是不喜歡劉華的異類。平時說話總是無聊得來又叫人「吹唔漲」,但一股正經跟你談社會政治的時候又總有點熱血青年。如果香港有革命,我敢寫包單他不單只會參與,還會是走在前頭帶領我們大喊打倒「XXX」(我不敢亂寫.....)的馬鞍山哲古華拉。不過,不見才數月,他居然突然變了肥仔(我仲笑咗好耐好耐;只因他過往總是故作高大威猛玉樹臨風)。想像一個肥仔帶領革命總有點像尊子的漫畫,想起有點滑稽。Image(149)

不說P仔了。胡扯胡談一番後,P仔說累了,我也只好乖乖回家。那多愁的懷心情到了樓下海旁,唉,就回來提醒我他的存在了。我又採取鴕鳥政策,一腳奔向租碟店子讓自己頭腦充塞實際的選擇。回來的路上很靜,天橋上汽車的聲音很立體。一輛裝著一箱箱被大膠紙包著紙箱的貨車經過,那飄著飄著的膠紙發出的聲音居然有點動聽。心情還因為那一陣由遠而近再遠的風吹膠紙聲變好了一點。突然想來個雪糕,便一股作勁快步走到商場的Ben&Jerry,看著多款選擇不了的雪糕味道之後,從小女孩手上取過我的雪糕,愉快地享受的那一刻,心情就變好了。Image(148)有時候,原來一杯雪糕就夠了。其實我就是那麼容易滿足。

吃著雪糕,突然想拍下地鐵站的相片,便拿起手機胡亂影影影。回來後再為rururu拍張無聊照。希望睡一覺後,明天不再下雨。

*跟P仔說個人覺得他的文章有點作狀;如果他看到這篇的話,我又敢寫包單他會說:「你呢篇咪又係咁作狀?!」

這晚不是週末夜

一時雅興跟老李約好這個晚上去看《史密夫與史密妻》。電影如何乏善足陳我亦一向的不多說了,不過又是另一齣不會悶的荷里活電影。不過,不再覺得畢彼特有型靚仔;不知何解。但Angelina Jolin則j實在很「索」,即使是從我這個師奶的角度。

兩夫妻的婚姻關係,有時候不一定是因為殺手生涯也可能走到片中人的地步罷。熱情過後冷卻總是難免;但是否都有機會像故事一樣有happy ending?到底如何維持婚姻才不致沉悶,每天仍有新鮮感?又想起《藍宇》那句對白:太熟,就不好玩了。

IMG_6070買了戲票後在等老李回來,一條冷沒甚好做的又在家附近的這個商場左逛右逛;然後註定災難的發生。都怪那售貨員的態度,幹嗎那麼「欣勤」?也怪那售貨的洞察入微,幹嗎說兩句就好像很清楚知道我要什麼?偏怪那售貨員的品味亦相當不錯,介紹給我的試穿後都偏偏那麼合身。只怪那幾個s-a-l-e-s的英文字母,把我吸引進去了,走的時候連同三條褲一件上衣回家。(是的,我只有一雙腿,但一天一次過買了六條褲管,可是,買得很開心!!)IMG_6071


快樂的事情我總愛跟我家人和子女分享,不會「獨享」。由於我的「闊卓」,那售貨員送了我一個掛頸的銀飾。由於款式太年青的關係,我決定把它送給rururu, 讓他可以扮孫悟空。IMG_6072
咦?!點解rururu好似有魚尾紋咁嘅?!

Thursday, June 16, 2005

家陣打劫,要錢定要蛋撻?

泰昌的結業可能只是一個序幕。.
工作地方附近有間叫"純真味"的地道茶餐廳。早上的ABC餐通粉餐用的是無味精蕃茄薯仔湯底。點個雪菜肉絲米粉也可以跟老板說改用蕃茄薯仔湯底,不另收費。好一段日子,最喜歡在這裡聽著他們自己也在聽的收音機享用家庭風味的早餐。但一天早上,突然發覺他們結業了。大廈入口對面也有一間更地道的茶餐廳,充滿味精香味的牛肉通粉是久不久想放蹤一下的首選。常餐有通粉外還有多士加奄列或三文治。上課的日子點一個常餐做午飯,三文治留待下午茶,近乎完美;但它也跟隨"純真味"結業了。據說,都是因為業主加租。一班FAN屎的同事們正在這個午飯時間"回味"著它們的美味;突然同事H宣布,她剛才走過另一家做酸炒排骨很美味的小菜館也下著大閘好幾天了。席間忍不住借用了Unemployed Philosopher的對白"怎麼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以光影的速度離我們遠去"? (同事聽完之後當然"唓"我一陣:幹嘛說得那麼浪漫? <我們都活在一個只求實際,沒有詩意的社會.........>)

懷念美食,當然是最基本和原始的概嘆。除此之外,難道這種資本主義的體現不讓人覺得可悲嗎? 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喜歡泰昌的蛋撻或沙翁,純真味的蕃茄薯仔湯底,茶餐廳的味精牛肉通粉,小菜館的酸炒排骨,但即使每個人都喜歡,無論它們再是美味得此物只應天上有也好,他們都敵不過金錢。按照經濟學上的效益主義, 把大家都享受的泰昌蛋撻滅絶(或不理其死活), 改以更好的租金把店舖租于滾動財富能力更大的地產商也好,股票行也好,銀行也好,讓地主, 業主,商戶,客人,全部人都賺到更多更多的財富。到了那天,大家想來一口美味的蛋撻,應該往哪裡找?

是否為了要賺多一點, 什麼都不重要?

最少知道,泰昌原店的業主應該不太欣賞泰昌的蛋撻。

*照片來源:明報港聞版

Coldplay X&Y

終於有時間往唱片舖買下自己渴了一段日子,Coldplay的X&Y

一向喜歡英倫式搖滾,所以註定不會失望。還是很"Coldplay"的一張Coldplay唱片。可能邊聽邊作業的關係(煮飯啦,執屋啦,寫「閱書報告」啦),還沒有很用心的聽。但還是在一邊聽一邊「郁身郁世」。

不喜歡港式一碟有齊K歌,快歌,慢歌,Rap歌,演歌,務求作出多方面嘗試的音樂,而是喜歡全碟風格統一,而又剛巧是「自己杯茶」的那種風格的話,這又是另一隻可以聽一星期不換碟的一張唱片罷。

Wednesday, June 15, 2005

一本看了三個月的書

終於完成了這個艱辛的「閱書」過程。由於種種原因,這本《克莉絲蒂自傳》看了我很多時間;坦白說,可能因為這樣而在後來看得很悶。

IMG_6065如果喜愛看推理小說或偵探小說的朋友,應該都會認識Agatha Christie。第一次認識克莉絲蒂的小說大概是在小五或小六。當時大家姐從圖書館借過很多都是差不多封面的書。原來家裡第一個沉迷的是林大小姐。經大家姐的介紹後,林三小姐也來看看她的作品是龍是鳳。小學程度的自己不太懂看偵探小說,但只覺人物多樣而且活現,結局亦往往出人意表;雖然那些翻譯的名字都很「肋cut」。

到了中學便開始真正的沉迷了。看過最好,最感驚喜的還是《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和前兩年才讀的《羅傑 艾克洛命案》。IMG_6066

說回這本自傳。唔.....其實有點失望。雖然她也有敘述一些寫作的經過,或靈感的由來,但整體上是一部有點牙痛文學的自傳。自傳用了很多篇幅談到了作者的童年。不能否認作者的文筆如一貫的幽默生動,但讀者(至少我)會感到怎麼看了百多頁了,還是在看一個小孩怎樣對待小狗兒?其餘的部份亦令我感到她只是另一個活在那個年代的人,談及寫作生涯的,可能不足全書的十份一。作為忠實讀者的我難免有點抓不到著癢處的感覺。

IMG_6064但總會有些精采的部份:當然知道多了這位偶像的兩次的婚姻,生平和一些心路歷程。環遊世界和乘坐東方快車(怪不得!!)的歷險。原來這位推理女王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間當看護並於葯房工作,怪不得對各種醫學及葯物會有那麼多的認識。終於知道作者創作白羅這個喜愛灰色的腦細胞的經典人物的靈感來源,還有瑪波小姐的「來歷」。知道了一點作者在兩次大戰下的經歷(或當時人的經歷),也知道了《羅傑 艾克洛命案》的原來因由;可惜作者沒有談到當時失蹤之迷。

更得著的大概是作者的一些人生觀罷 (不多說了,留待有興趣的人自己發掘罷)。雖然這部自傳遠不及她的小說精采,但最少它讓我對這位曾經跟英女王共膳的推理女王多了認識。